首页

绍兴揽胜

经济社会


  2012年越城区实现生产总值271.68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9.4%,增幅比上年下降0.4个百分点。按户籍人口计算,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66155元。从三大产业看:一产增加值5.89亿元,下降4.5%,二产增加值70.05亿元,增长5.7%,三产增加值195.74亿元,增长11.4%;三次产业结构为2.2:25.8:72.0。

%(%P87{1IYVLVZ%)%_SZHF2.png

农业         

  2012年越城区完成农业总产值9.11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比上年下降4.7%,其中,种植业产值4.60亿元,下降2.9%;畜牧业产值3.19亿元,下降3.6%;林业产值0.31亿元,下降1.4%;渔业产值0.85亿元,下降19.6%;农业服务业产值0.18亿元,增长5.3%。农业增加值5.88亿元,按可比价比上年下降4.5%。


2011091610264850112.jpg


工业

  2012年越城区1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3.57亿元、同比下降2.6%,主营业务收入123.38亿元,同比下降3.2%,利润3.62亿元,同比下降13.0%,产销率为97.71%,同比下降0.81个百分点。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得分207.77分,比上年提高6.83分。新产品产值28.84亿元,同比增长30.0%,新产品产值率23.3%,比上年提高4.2个百分点。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7家,比上年增加6家,新兴产业产值37.51亿元,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0.4%,比上年提高5.8个百分点。


100139_1.jpg


建筑业

  2012年末共有建筑业资质等级企业102家。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14.43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1%,利润9.73亿元,比上年下降1.9%,税金13.79亿元,比上年下降2.9%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.53亿元,扣除价格指数后比上年增长20.8%,增幅同比提高18.6个百分点。


1760568.jpg


服务业

  2012年越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95.74亿元,按可比价增长11.4%,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2%,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,三产对全区GDP增长贡献率高达99.8%,强势拉动越城区GDP稳步增长。全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37.72亿元,比上年增长16.3%,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1.26亿元,比上年增长24.7%。


b85d927d5ac24ffd80c53fb61f0e4a00@640w_360h_1e_1c_1l-watermark=1&&r=1&p=9&x=2&y=2&relative=1&o=20.jpg


贸易

  2012年越城区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7个,全年共实现成交额201.85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8%,实现利润5.77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7%,上缴税金1.44亿元,比上年增长18.2%。超亿元市场13家,比上年新增3家,全年实现成交额163.71亿元。


2014040910073437832.jpg


固定资产

  2012年越城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.67亿元,比上年增长29.1%。完成房地产投入65.73亿元、服务业投入(除房地产)26.43亿元、工业投入11.56亿元、农业投入7784万元,同比分别增长24.1%、39.7%、5.4%和73%。


D5C0AE66E95CD86DDB680502DA316C9B.jpg


对外经济

  2012年越城区进出口总额18.02亿美元,同比下降3.8%,其中自营出口17.36亿美元,下降3.4%。从下半年开始,全区进出口总额开始持续负增长,且下降幅度呈扩大趋势,7至12月进出口总额累计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.3%、3.0%、2.8%、3.3%、3.5%和3.8%。

(BMQLYKK@YRKQY7)QJ7B93S.png

  五年来,地区生产总值从382亿元增加到515.6亿元,年均增长5.8%;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.5万元,年均增长5.4%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.4%。累计外贸出口1054亿元,利用外资1.5亿美元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三次产业比重由2.3∶31.5∶66.2调整为1.9∶23∶75.1。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6个、区级以上粮食生产功能区6.3万亩,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。累计完成有效投资1147.7亿元,年均增长3.9%。绍兴黄酒小镇(东浦)、官渡创意小镇、富盛抹茶小镇、湿地风情小镇等省、市级特色小镇累计完成投资52.9亿元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892亿元。金帝银泰城、汇金广场、颐高广场等城市综合体相继开业,迎恩门风情水街加快建设,书圣故里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,绍兴港现代物流园获评省级示范物流园区,商贸产业园成为现代服务业新聚点。

`BZ[Q%9D4(`028)%S(C@AJU.png

YR1@TC$]_H6B]ONA8A`T(5G.png

  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,建成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10家、区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91家、科技孵化器6个,颐高微巢空间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众创空间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5家,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56家,获得专利授权7554件,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70项,引进“国千”人才5名、“省千”人才10名、“330海外英才”38名,相继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园区、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产业化基地、健康装备及医用新材料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、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等荣誉。喜临门、盛洋科技主板上市,新三板和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分别增至8家、52家。完成16家印染企业提转搬,累计整治低小散企业946家,淘汰印染产能6.1亿米、织造1.5亿米、节约标煤14.7万吨,每年均完成节能减排任务。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,出台专门文件鼓励企业利用工业厂房发展文化创意等新经济,建成或在建文创园区7个,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,其中金德隆、东城智库企业入驻率100%,文创类企业占比60%以上。《少年师爷》《智慧森林》《兔兔》等动漫作品陆续登录国内外主流电视台,打响了原创动漫“越城板块”知名度。